首页

女王圣水踩踏

时间:2025-05-29 16:56:09 作者:“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浏览量:89486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记者 马帅莎

  5月29日凌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天问二号探测器精准送入预定轨道,顺利跑完中国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第一棒”。

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白国龙 摄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单一型号运载火箭。此次任务是长三乙火箭第109次飞行,也是其首次挑战地球逃逸轨道发射。

  地球逃逸轨道高度高,火箭挣脱地心引力束缚所需的能量就更多,速度也更快。此外,发射窗口窄,入轨精度要求高,分离速度误差控制严……发射难关一项又一项,“劳模”长三乙火箭如何跨越重重难关,为此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搭天梯”?

  力气足:5.55吨运力精准匹配

  长三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是一款高轨道大推力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他轨道卫星的发射。

  作为中国高轨主力运载火箭,该型火箭是“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三兄弟”中“力气最大”的,特别是2020年实施“双提升”工程后,火箭运载能力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至5.55吨,与天问二号探测器质量要求更贴合,成为本次任务的“最优解”。

  飞得高:直达高轨,精准“投送”

  以往发射地球轨道范围内的载荷,火箭分离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即每秒7.9千米。此次任务中,火箭分离时的速度需超过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才能使天问二号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进入地球逃逸轨道。

  不仅如此,目标小行星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弱、捕获难度大,这对火箭入轨精度提出更高要求。火箭入轨速度不仅要达到每秒11.2千米,每秒偏差也不能超过1米,否则可能造成探测器距离小行星百万公里的级差。

  火箭专家解释称,如果将火箭入轨比作投篮,这样的入轨精度,好比在上海投出一个篮球,要投中位于北京的篮筐,还要保证篮球入筐时的飞行角度和速度。

  为此,研制团队在采用迭代制导技术的基础上,还运用了末速修正技术,在分离前实时调整火箭速度、姿态等,确保探测器精准踏上深空之旅。

  靠得住:百战锤炼,飞行更可靠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首个宇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型运载火箭。自1996年首飞以来,它托举“北斗”、“嫦娥”、风云卫星、天链卫星等“乘客”问鼎苍穹,保障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历经百战锤炼的长三乙火箭如今越飞越稳,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早在2018年,天问二号发射任务就“花落”长三乙火箭。“火箭性能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执行其他发射任务的同时,长三乙火箭也在一发发积累中为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打下更好的基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张亦朴说。

  谈到长三乙火箭长期稳定、可靠的表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闽慷也表示,多年来,型号团队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与可靠性提升,大大提升了长三乙火箭的整体性能与竞争力,使其能够从容应对多样化的发射需求,为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李强同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会谈

活动当天,配套举办了《信使》历史回顾展、“中华文化·雅集”展览及招待会。中外嘉宾共同观看由五洲传播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直属协会、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未来世界”国际青少年展演活动;参观书法和绘画艺术,剪纸、衍纸、古琴等非遗项目,以及中国博物馆系列文创产品;欣赏由中法儿童合唱团、法国歌唱家、中国舞艺术家、世界武术冠军和中国民乐演奏团体联袂带来东西交融的文艺节目;品尝闽菜、晋菜、景迈山普洱茶等中国各地特色美食,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非凡魅力。(完)

茂木敏充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 曾憧憬古墓考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5年来,内蒙古深入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11.2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如期脱贫。

黄河水利委员会部署2024年节约用水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张之臻多次创造中国网协男子球员新纪录,他的世界排名也屡创个人新高。凭借上半年的出色表现,张之臻以种子球员身份出战了此前结束的温网比赛。

俄外交部宣布对22名英国公民实施制裁

“在协商过程中,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到在社区是有事可协商,有事有地方找,并且能够解决问题。”贵阳市观山湖区政协委员、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吴芳说。

“20岁的第一天依然在训练中度过。”2月18日,正在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备战“十四冬”的苏翊鸣度过了20岁生日。对滑雪运动员而言,出生于2月,像是和雪的一份契约,每年都要“检阅”一次成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